被宣告死亡期间是什么意思?
我不太理解法律上‘被宣告死亡期间’这个概念。我知道宣告死亡是一种法律制度,但不清楚这个‘期间’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在这个期间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希望能有人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在法律领域,‘被宣告死亡期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经过法定程序在法律上推定其死亡的一项制度。那么‘被宣告死亡期间’,就是从人民法院宣告该自然人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起,到该自然人被撤销死亡宣告之日止的这段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也就是说,从这个判决作出的时间点开始,就进入了‘被宣告死亡期间’。在这个期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比如,在财产方面,被宣告死亡人的财产会按照继承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根据《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其遗产会由法定继承人或者遗嘱继承人进行继承。同时,在婚姻关系上,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一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不过,如果该自然人实际上并未死亡,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是有效的。当该自然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会撤销死亡宣告。撤销死亡宣告后,之前因宣告死亡产生的一些法律后果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财产应当返还给本人,如果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婚姻关系方面,如果其配偶没有再婚,且没有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综上所述,‘被宣告死亡期间’是一个有明确法律界定和重要法律意义的时间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