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为终审判决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打官司,法院说这个判决是终审判决。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判了就不能再改了?之后还能不能继续上诉或者有其他办法改变结果吗?终审判决和普通判决有啥不一样呢?
展开


终审判决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所作出的判决。简单来说,一旦一个案件到了终审判决这一步,这个判决就具有最终的效力,意味着这个案件的审判程序基本结束了。 在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经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和二审之后,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就是终审判决。比如,张三和李四因为合同纠纷打官司,一审法院作出了判决,要是其中一方不服,就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就是终审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终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终审判决绝对不能改变。如果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符合再审条件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但是再审程序并不是审判的必经程序,需要严格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会启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