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级别法院的一审裁判会是终审?
最近在研究法律知识,对法院审判程序这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到底什么级别法院做出的一审裁判直接就是终审啊?是高级别的法院才有这情况,还是有其他规定?特别想搞清楚这个,希望能得到详细解释。
展开


在我国,通常实行两审终审制,意思就是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即某些级别的法院一审裁判就是终审 。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所做出的一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其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一经作出便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上诉。这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代表着我国司法审判的最高层级,其审判具有最高权威性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除此之外,各级法院在遇到法律规定可以进行一审终审的诉讼案件时,也能进行一审终审。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基层人民法院依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名单案件,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案件,指定监护案件、确认身份关系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等适用一审终审。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 所以说,一审裁判是终审的情况,既存在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案件中,也可能因特定案件类型出现在其他各级法院。 相关概念: 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一审终审:案件经过一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上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