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民事再审推翻一审的情况几乎没有吗?
我打了一场民事官司,一审输了,后来了解到有再审这个程序。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规定来讲,通过民事再审把一审判决推翻的可能性是不是特别小啊?我很纠结要不要申请再审,想先搞清楚这个概率问题。
展开


在我国,民事再审推翻一审的情况并非几乎没有,但相对较少。首先要明白,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般情况下,二审就是终审判决。不过,如果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是可以申请再审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也就是说,如果存在这些法定情形,民事再审是有可能推翻一审判决的。 然而,民事再审推翻一审相对困难也有其原因。一方面,再审的立案审核相当严格,不是随便就能启动再审程序的。另一方面,大多数再审案件是由法院、检察院发起的纠错程序,公民或企业自行发动再审程序存在一定难度。 但只要确实存在法定的可再审情形,并且有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还是有机会通过再审改变一审判决结果的。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民事再审推翻一审几乎没有,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情况来判断。 相关概念: 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 再审:即审判监督程序,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