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购外汇罪的含义是什么?


骗购外汇罪,是一种严重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犯罪行为。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使用虚假的凭证、单据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从国家指定的外汇交易银行购买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二)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三)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的。 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一般是指骗购外汇数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上。而且,单位也可以构成骗购外汇罪。如果单位犯骗购外汇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骗购外汇罪的危害不容小觑。国家对外汇的管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金融秩序和经济安全。骗购外汇的行为会破坏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国家外汇储备的不合理流失,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贸易背景,使用虚假的报关单等凭证骗购外汇,将外汇转移到境外,进行非法的资金运作,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规定,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骗购外汇活动。如果发现有骗购外汇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国家的金融秩序和经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