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含义是什么?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刑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判断一个人在面对不法侵害时的行为是否合法具有关键作用。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正当防卫是指,当我们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损害,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在别人对你做坏事的时候,你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并且让对方受到了一些伤害,但你不用为此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例如,张三在大街上遭遇李四的无端殴打,张三为了保护自己,将李四推开,导致李四摔倒擦伤。在这种情况下,张三的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 然而,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那就属于防卫过当了。防卫过当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在处罚时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虽然你是在保护自己,但如果你的反击行为太过分,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你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比如,王五只是轻轻推了赵六一下,赵六却拿起棍棒将王五打成重伤,这种行为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即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总之,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但在行使这个权利时,也要注意把握好限度,避免因防卫过当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