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含义是什么?
我不太理解在刑事诉讼里被害人的定义。之前听到有人说刑事诉讼被害人就是被犯罪行为伤害的人,但我感觉没那么简单。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有哪些具体的情况能算呢?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指的是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通俗来讲,就是实实在在因为犯罪行为而遭受了损害的人。 从法律层面来理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权利。他们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之一,享有一系列诉讼权利。比如,在案件侦查阶段,被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就案件的处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审判阶段,有权参与法庭调查和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等。 被害人的范围涵盖很广。在人身伤害类犯罪中,像被故意伤害的伤者、被强奸的女性等,这些人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直接的伤害,属于典型的被害人。在财产犯罪中,比如被盗窃、抢劫财物的人,他们的财产权益因犯罪行为受到了侵害,也是被害人。此外,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如诈骗案件里,那些被骗取钱财的人同样属于被害人。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直接侵害”。也就是说,损害必须是由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只是间接受到影响,一般不能认定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例如,某人的朋友因犯罪行为受伤住院,该人可能因为要照顾朋友而耽误工作有了经济损失,但他并非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所以不能算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