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常识有哪些?
我前阵子去医院看病,治疗后感觉效果和医生说的差距很大,怀疑可能遇到医疗事故了,但我对这方面完全不懂。想知道医疗事故常识有哪些,比如什么样算医疗事故,遇到了该怎么处理等。
展开


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医疗事故,有严格的条件。首先,主体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比如,没有行医资质的人进行医疗操作出现问题,那就不属于医疗事故范畴。其次,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规定。像医生不按照规范的手术流程操作,就可能构成违法。再者,必须有过失行为,并且这种过失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而且,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当遇到疑似医疗事故时,患者及其家属首先要及时复印和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封存病历可以防止病历被篡改。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等病历资料。 接下来,可以和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解决。双方就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可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方面,有相应的程序。一般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时,专家会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 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赔偿数额要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总之,了解这些医疗事故常识,有助于患者在遇到问题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