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赔偿依据什么法律?
我去医院看病,结果因为医生的失误造成了医疗损害。现在我想要求赔偿,但不清楚该依据哪些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一下,在医疗损害赔偿方面,具体有哪些法律可以作为依据呢?
展开


医疗损害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对患者进行的赔偿。以下为你介绍医疗损害赔偿所依据的主要法律: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在侵权责任编中有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专门规定。这其中明确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中如果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如果医疗机构违反了诊疗规范,或者隐匿、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等情况,就可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像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本应按照规范操作,但因疏忽出现失误,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伤害,这时患者就可以依据民法典要求赔偿。 其次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技术鉴定、赔偿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它界定了医疗事故的范围和等级,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例如,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三级医疗事故,其赔偿就会根据相关规定来确定。 此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对于医疗损害赔偿中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细化。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比如,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数额计算,误工费根据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这些规定让赔偿的计算更加明确和具体,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