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伤残鉴定流程怎么走?


在医疗纠纷中,伤残鉴定是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患者伤残等级等关键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医疗纠纷伤残鉴定的流程。 首先是鉴定的申请环节。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若一方当事人要求鉴定,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接着是材料的提交。医疗机构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而患者一方需要提供的材料通常有身份证明、病历资料等。 之后进入鉴定的受理阶段。医学会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医学会会通知当事人补充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用。 再就是鉴定的实施。医学会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专家鉴定组一般通过查阅相关材料、询问医患双方等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医患双方都有权利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专家鉴定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 最后是鉴定结论的出具。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医学会会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内容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等级;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等。鉴定书会送达给医患双方。 整个医疗纠纷伤残鉴定流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大量的材料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双方都应积极配合,以确保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鉴定流程,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