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一般有哪些问题?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医疗纠纷中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医疗服务质量问题。这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按照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要求提供服务。例如诊断错误,医生由于疏忽或业务能力不足,没有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导致错误的诊断,延误了治疗时机。又如治疗不当,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不符合规范,或者用药错误,给患者身体造成了伤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其次是医疗费用问题。这包括费用不透明和收费不合理两个方面。费用不透明是指医院没有向患者清晰地说明各项医疗费用的明细,患者不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收费不合理则是指医院收取的费用超出了正常的标准,或者存在重复收费、乱收费的现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再者是医疗信息沟通问题。一方面,医生没有向患者充分说明病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等信息,导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治疗,可能会对治疗结果产生不满。另一方面,患者可能没有如实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影响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或者开展临床试验等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在患者处于昏迷等无法自主作出决定的状态或者病情不宜向患者说明等情形下,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最后是医疗伦理问题。比如在一些涉及人体试验、器官移植等方面,如果没有遵循伦理原则,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在人体试验中,没有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在器官移植中,存在器官来源不合法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条规定,为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依法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向受试者或者受试者的监护人告知试验目的、用途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等详细情况,并经其书面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