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的诉讼程序有哪些?
我遭遇了医疗过错问题,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不清楚具体的诉讼程序。我想知道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是怎样的,需  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过错诉讼程序,是患者或其家属在认为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系列流程。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诉前准备工作。患者一方要收集和整理与医疗纠纷相关的各种证据,像病历资料、检查报告、收费凭证等。这些证据能证明诊疗过程和自身损害情况。同时,患者可选择合适的律师,因为医疗纠纷专业性强,律师能提供专业法律帮助。
接着是提起诉讼。患者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起诉状中应写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审理过程中,法院会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进行质证。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医疗过错纠纷中,通常还需要进行医疗过错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机构会根据相关材料和专业知识,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