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加班能拿多少加班工资?


中秋和国庆属于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劳动者在这期间加班,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法律概念。法定休假日,就是国家规定的像中秋、国庆这样的节假日,在这期间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就需要支付额外的工资报酬。还有一个概念是休息日,一周有七天,其中周六和周日通常是休息日。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也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以中秋和国庆为例,中秋通常放假一天,这一天属于法定休假日。如果劳动者在这一天加班,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且不能用补休来替代支付加班工资。也就是说,假如你的日工资是200元,那么中秋当天加班,你能拿到的加班工资就是200×300% = 600元。 国庆一般放假七天,其中有三天是法定休假日,另外四天是通过调休形成的休息日。在法定休假日加班,和中秋当天一样,用人单位要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加班工资。而在另外四天休息日加班,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安排补休,就需要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工资。例如,你的日工资还是200元,在国庆法定休假日加班一天能拿到600元加班工资;在休息日加班一天且不能补休的话,能拿到的加班工资就是200×200% = 4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一般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通常按照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来确定。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否则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