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许可证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矿产资源许可证是国家允许单位或个人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律凭证,与它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许可证的申请、颁发、使用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要开采矿产资源,就必须依法申请,经批准后获得采矿权,并办理登记。这里的采矿权其实就是通过取得矿产资源许可证来体现的,它赋予了权利人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开采特定矿产资源的权利。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是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经批准取得采矿权,并办理登记。同时,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对于不同矿种、不同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的部门和程序也有所不同。例如,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前项规定区域以外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在大型以上的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矿产资源。 此外,《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对矿产资源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管理等具体程序进行了细化。申请采矿权,需要提交一系列的资料,包括申请登记书和矿区范围图、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证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符合条件的才会予以颁发采矿许可证。 在取得矿产资源许可证后,采矿权人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比如,必须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不得越界开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使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同时,还需要履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义务。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罚款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吊销采矿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