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报警后处理流程是什么?


轻微交通事故报警后的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是现场处理阶段: - 立即停车: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停车,这是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害怕等原因而逃逸,不然原本可能较轻的责任,一旦逃逸就会被认定为较重的事故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 - 设置警告标志:如果是在普通公路上,要在距离车辆五十至一百米处放置警告标志;要是在高速公路上,则需设置在一百五十米以外。如果是夜间,还需打开后尾灯,以此警示其他车辆此处发生事故,让其绕道行驶。 - 保护现场:现场对于交警判断事故责任非常关键。要尽可能保持现场原状,不过如果因为抢救受伤人员需要变动位置,一定要标明原来的位置,以便交警后续了解情况。这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要求。 - 拍照留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拍摄数张事故现场照片。这些照片要能够清晰反映事发现场的道路标志、标线以及车辆碰撞部位等情况,方便后续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 接着是责任认定阶段:警察到达现场后,会拍照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相关证据,以此来划分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 然后是协商处理阶段:由于是轻微事故,双方可以自由协商赔偿事宜。要是协商不了,再由交警来划定各自责任。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没有争议,比如一方明显追尾认全责,那就可以不用报警,直接签一个快速处理协议书,进行快处快赔。 最后是后续处理阶段:相互记录对方的姓名、车辆牌号、联系方式,立即向各自承保公司报案。当事人要驾驶事故车辆立即(或在事发后48小时内)前往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去的时候,需携带有效行驶证、驾驶证,交强险保单或标志。 相关概念: 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指机动车之间发生的没有涉及人员伤亡且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轻微财产损失:指造成单车车辆损失交强险在2000元以下、商业险在10000元以下且车辆可自行移动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