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诈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
我想了解下,如果是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到底诈骗金额达到多少才会被认定为犯罪呢?我有点担心家里小孩万一在外面做了糊涂事,所以想提前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与金额的关系,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诈骗罪的基本概念,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诈骗罪,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也就是说,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不过,具体数额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刑法》规定,他们对诈骗罪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即便他们实施了诈骗行为,且诈骗金额达到了通常认定犯罪的标准,也不会以诈骗罪论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不会受到其他处理,其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等。 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在刑法上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诈骗行为同样不会被认定为犯罪。不过,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