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对于仲裁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我最近遇到点纠纷,考虑走仲裁程序解决,但我对仲裁了解不多,担心自己存在一些错误认知。想知道大家通常对仲裁有哪些认识误区,这样我能避免在处理纠纷时做出错误决策。
展开 view-more
  • #仲裁误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但很多人对它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误区一:仲裁和诉讼差不多。实际上,仲裁和诉讼有很大区别。仲裁是基于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诉讼是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由法院依法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并且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诉讼则有二审等程序。 误区二:仲裁不公正。有人认为仲裁员可能会偏袒一方,但这种想法是没有依据的。仲裁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考核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遵守严格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仲裁法》规定,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此外,仲裁机构也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以确保仲裁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误区三:仲裁费用很高。其实,仲裁费用并不一定比诉讼费用高。仲裁费用的收取通常是根据争议金额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的,而且仲裁程序相对简便,时间较短,能够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成本。相比之下,诉讼可能会因为程序繁琐、时间较长而产生较高的费用。 误区四:仲裁结果执行难。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也就是说,仲裁结果的执行是有法律保障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 总之,正确认识仲裁,避免陷入这些误区,能够让我们在遇到纠纷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