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必须做司法鉴定吗?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医院和我对责任认定有分歧。我想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做司法鉴定才能解决问题呢?我不太了解相关流程,也担心费用和时间成本,所以想问问法律上有没有规定必须要做司法鉴定。
展开


在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司法鉴定并非是必须要做的程序。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医疗事故司法鉴定。它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医疗事故争议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找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对医疗事故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给出判断结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有三种途径,即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医患双方能够就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双方可以自行签订协议书,明确解决方案。 要是选择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过程中,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这里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有所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重点在于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等。 而当医患双方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时,司法鉴定可能会被用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双方对事实和责任认定没有太大争议,或者通过其他证据能够清晰查明案件情况,法院也不一定会要求进行司法鉴定。不过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医疗问题专业性较强,司法鉴定可以为法院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帮助法院更准确地认定事实和划分责任。所以,是否进行司法鉴定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处理方式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