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与《共同纲领》有何联系?

我想弄清楚宪法的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有它和《共同纲领》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之前自己看了一些资料,但还是不太明白,希望能得到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解释,这样能让我更清晰地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和关系。
展开 view-more
  • #宪法性质
  • #共同纲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从性质上来说,宪法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表明,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共同纲领》全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由于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共同纲领》就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以及各项基本政策等内容,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纲领》与宪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共同纲领》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经验。它所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在后来的宪法制定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例如,《共同纲领》中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在1954年宪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另一方面,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宪法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完善,在效力上更加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将《共同纲领》中的一些原则和政策以更加规范和严谨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国家的治理有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