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中止审理是否需要出裁定?
我有个官司在打,法院那边说要中止审理,但我不同意。我就想知道,如果法院不同意我的想法,还是维持中止审理的决定,需不需要给我出个裁定呢?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流程,想弄清楚。
展开


在诉讼过程中,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复审判的活动。 对于不同意中止审理是否需要出裁定这一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当事人不同意中止审理并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需要对当事人的异议进行审查。若法院经过审查后,认为不符合中止审理的条件,决定不同意中止审理,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裁定。这是因为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判决过程中,就某些重大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决定。对于是否中止审理这种涉及诉讼程序推进的重要问题,通过裁定的形式作出决定,能够明确表达法院的态度和依据,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裁定作出后,会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如果对裁定不服,还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上诉等后续救济程序。所以,不同意中止审理时法院是需要出裁定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