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抵减政策有哪些新内容?


增值税抵减政策是国家为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重要税收优惠措施。简单来说,增值税抵减就是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按照规定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费用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从而减少实际缴纳的税款。 近年来,国家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需求,不断对增值税抵减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可能涉及的新内容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关于加计抵减政策。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等相关规定,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一定比例抵减应纳税额。例如,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这些政策旨在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其次,对于购置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抵减。根据《关于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等相关政策,中小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在增值税方面,企业购置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抵扣,这有助于企业更新设备、提升生产能力。 再者,对于疫情防控相关的增值税抵减政策。为了应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其进项税额可以正常抵扣等。这些政策为企业在特殊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企业在享受增值税抵减政策时,需要注意符合相关政策的条件和要求,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和抵扣。同时,要关注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及时了解新的政策内容,以便充分享受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如果你对具体的政策内容还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或专业的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