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有哪些新规定?
我之前向某个行政部门申请办事,结果他们一直拖着不处理,后来听说有行政不作为的新规定。我想知道这些新规定到底是怎样的,能对我这种情况起到什么作用,能约束行政部门尽快处理事务吗?
展开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 从定义来看,行政不作为包含几个关键要素。首先,行政主体有法定的职责和义务去做某件事,这是基于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比如,市场监管部门有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如果遇到消费者对商家违法行为的举报却不处理,就可能构成行政不作为。其次,行政主体没有履行或者拖延履行这些职责。拖延履行表现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相应的行政行为,而不履行则是完全没有开展相关工作。 在新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多方面完善。该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的行政行为就包括了行政不作为。当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存在不作为情形时,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对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受理和审理程序也有更明确的规定。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会审查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定职责,以及是否存在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情况。如果经审理认定行政机关确实存在行政不作为,法院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法定职责。 同时,为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新规定还加强了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行为可以进行督促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还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这一系列规定旨在促使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