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企业账务应该如何处理?


非盈利企业,通常指那些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益、服务特定群体等目标而设立的组织,比如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等。非盈利企业的账务处理和普通企业有较大差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非盈利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简单来说,就是不管款项是否实际收付,只要业务在本期发生了,就需要在本期记录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依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其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非盈利企业的收入来源多样,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等。对于捐赠收入,在满足相关条件时确认。比如捐赠人明确表示了捐赠意向且捐赠资产已实际转移给非盈利企业,此时就可以确认捐赠收入。根据制度规定,对于无条件的捐赠或政府补助,应当在捐赠或政府补助收到时确认收入;对于附条件的捐赠或政府补助,应当在取得捐赠资产或政府补助资产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但当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需要偿还全部或部分捐赠资产(或者政府补助资产)或者相应金额的现时义务时,应当根据需要偿还的金额同时确认一项负债和费用。 再者,费用的核算。非盈利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等。业务活动成本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而发生的直接成本。管理费用则是组织日常管理运营所产生的费用。筹资费用是为了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比如为了获取捐赠而进行宣传活动的费用等。各项费用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核算,准确记录。 最后,财务报告方面。非盈利企业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净资产变动情况,现金流量表则说明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这些报表有助于向利益相关者,如捐赠人、监管部门等,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总之,非盈利企业账务处理要严格依据相关会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