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构成刑事案件时会移交行政处罚吗?
我遇到一个事儿,有人做了一些违规的事,我觉得挺严重的,本以为能构成刑事案件。但相关部门说不构成刑事案件,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把这事儿移交给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呢?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当一个案件不构成刑事案件时,是有可能移交行政处罚的。这涉及到刑事和行政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划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刑事案件和行政处罚的概念。刑事案件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案件。而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简单来说,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行为,处罚较为严厉;行政处罚针对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处罚相对轻一些。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这就明确了在不构成刑事案件,但行为又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时,应当移交行政处罚。 例如,在一些经济领域,某些企业的行为可能没有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但违反了市场监管方面的行政规定,这时就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像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再比如,在治安管理方面,一些轻微的打架斗殴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就会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等。所以,当案件不构成刑事案件时,根据具体的违法情况,很可能会被移交给相应的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