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及约定的义务有哪些?
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及约定的义务是保障市场交易公平、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这两类义务。
首先是法定义务,这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比如在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方面,该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这就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要具备应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在信息披露方面,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全面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这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在充分了解商品或服务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
在安全保障方面,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 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接下来是约定义务,这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约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一旦双方达成约定,经营者就需要按照约定的内容履行义务。例如,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了商品的交付时间、地点和方式,就必须按照约定执行。如果经营者不履行约定义务,消费者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总之,经营者既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也要认真遵守约定义务,这样才能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离婚后重新分配财产的期限是多久?
二婚前协议怎么签才具有法律效力?
医疗事故该如何维权?
离婚起诉应该在哪个城市进行?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
家庭可支配收入与税率有什么关系?
在看守所交完罚款后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行政发回重审的审限是怎样规定的?
二套房是否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
营业执照长期不用不注销会怎样?
偷东西再还回去会怎么处理?
人民法院福信调解中心是什么?
法律上婚前在婆家生活一年该怎么算?
高新企业高新收入占比有什么规定?
劳动仲裁告错公司,被告公司该怎么处理?
包装相似侵权该怎么处理?
购房合同转卖时谁算违约?
轻伤派出所调解期限是多久?
如何监控渠道成员回款窜货?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