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义务在法律上分多少种?
我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管好自己的义务是怎么划分种类的。我想了解一下,在各种法律规定里,这些义务到底能分成几类呢?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来管好自己,这些事对应着法律上的哪些义务种类呢?
展开


在法律上,“管好自己的义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类,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它不依赖于当事人的约定而存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这就是法律直接规定夫妻之间相互照顾、扶持的义务,属于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或约定产生的义务。比如您和他人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您需要在特定时间交付货物,这就是您基于合同约定产生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就可能构成违约。 其次是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是要求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就要求公民主动去履行纳税行为。消极义务是指人们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这就是一种消极义务,要求人们不实施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 再者是基本义务和普通义务。基本义务通常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责任,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普通义务则是由普通法律规定的,适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主体的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的各项义务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