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工伤抚恤金标准是怎样的?


职业病工伤抚恤金,实际上在法律概念里准确的说法是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这是给因患职业病导致工伤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一种经济补偿。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标准及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可以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亲属范围。根据《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接着,关于抚恤金的具体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这里的本人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有明确说明,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此外,如果供养亲属的条件发生变化,例如被供养人具备了劳动能力、收入状况改变等,供养亲属抚恤金也会相应调整。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平均工资、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相关部门也会适时调整抚恤金的标准。 总之,职业病工伤导致职工死亡后,其供养亲属抚恤金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计算标准,以保障亲属的基本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