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假释当地司法接收流程是怎样的?

我家里有人申请假释,听说假释后要当地司法接收。但我们对这方面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具体接收流程是什么样的。从通知司法到最终完成接收,中间都有哪些步骤呢?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假释接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当地司法接收假释人员,主要是为了对假释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确保其在假释期间遵守法律法规,不再犯罪。 假释当地司法接收流程主要如下: 第一步,监狱方面会提前通知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当服刑人员满足假释条件并获得假释裁定后,监狱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假释人员出狱前,将相关材料送达当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这些材料一般包括假释裁定书、服刑人员在监狱中的表现评估、心理测评报告等,目的是让司法行政机关全面了解假释人员的情况。这一做法依据的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该办法明确了监狱与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衔接程序。 第二步,司法行政机关在收到材料后,会对假释人员进行核实和登记。工作人员会与假释人员及其家属取得联系,确认其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档案。这个档案会记录假释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的各种表现和情况。同时,司法行政机关会根据假释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矫正方案可能包括定期报到、参加社区服务、接受法制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以帮助假释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 第三步,组织宣告和入矫教育。司法行政机关会确定一个时间,召集相关人员,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假释人员及其家属、所在社区代表等,举行宣告仪式。在宣告仪式上,会向假释人员宣读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宣告仪式结束后,会对假释人员进行入矫教育,让他们了解社区矫正的性质、目的和意义,以及违反规定可能面临的后果。这一环节有助于假释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社区矫正,增强他们遵守规定的自觉性。 第四步,日常监督管理和帮扶。在假释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司法行政机关会安排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会定期与假释人员见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工作情况。同时,会要求假释人员定期提交思想汇报,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改造情况。此外,司法行政机关还会根据假释人员的需求,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扶,如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顺利度过假释期。 第五步,期满解矫。当假释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严格遵守规定,表现良好,矫正期限届满时,司法行政机关会组织解矫宣告。在宣告仪式上,会宣布解除社区矫正,恢复其正常公民身份。同时,会对假释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融入社会。解矫宣告标志着假释人员社区矫正的结束,他们将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