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施工关系中的当事人都包括哪些?


在建筑领域,挂靠施工是一种常见但存在法律风险的现象。下面来详细说明挂靠施工关系中的当事人都包括谁。 首先是挂靠人。挂靠人通常是没有相应建筑施工资质或者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或个人。他们为了能够承接特定的工程项目,会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去参与工程投标、签订合同等活动。比如一些小型施工队,本身没有足够的资质承接大型工程,就会寻找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挂靠。从法律角度来看,挂靠人在实际施工中承担着具体的施工任务,是工程的实际实施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这里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挂靠人。 其次是被挂靠人。被挂靠人是具有相应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他们允许挂靠人使用自己的资质去承接工程,往往会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被挂靠人虽然名义上是工程项目的承包方,但实际上并不直接参与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然而,被挂靠人在法律上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在对外关系上,被挂靠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发包方签订合同,所以要对合同的履行负责。 再者是发包方。发包方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也就是出资建设工程的一方。他们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在挂靠施工的情况下,发包方通常是与被挂靠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方的主要权利是要求承包方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完成工程建设,同时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发包方在选择承包方时,往往会基于对被挂靠人资质和信誉的信任,但实际上可能并不知晓存在挂靠施工的情况。如果发包方发现存在挂靠施工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包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到分包商和供应商。分包商是指从挂靠人或被挂靠人那里承接部分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供应商则是为工程提供建筑材料、设备等物资的单位。他们与挂靠人或被挂靠人之间存在买卖合同或分包合同关系。当出现工程款支付纠纷或者工程质量问题时,分包商和供应商的权益也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 总之,挂靠施工关系中的当事人包括挂靠人、被挂靠人、发包方,在某些情况下还涉及分包商和供应商。了解这些当事人的角色和法律关系,对于正确处理挂靠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