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是否会构成犯罪?


专利侵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专利侵权。专利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实施权。简单来说,就是专利所有者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有独家使用、生产、销售等权利,别人未经允许使用就可能构成侵权。 一般情况下,专利侵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在这种情况下,被侵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比如,侵权人未经许可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等,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其停止这些行为,并赔偿因侵权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然而,在特定情形下,专利侵权可能会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假冒他人专利”,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等。“情节严重”通常是指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等情形。 如果发现专利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如侵权产品、销售记录、宣传材料等。如果认为可能构成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如果只是一般的民事侵权,也可以选择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总之,专利侵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结合具体行为和情节来判断,权利人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