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马路被撞责任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在探讨横穿马路被撞责任划分标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相关的重要概念。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简单来说,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交通规则,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大家都得遵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如果行人严格按照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比如在人行横道绿灯亮起时正常通过,而机动车未能礼让行人导致碰撞事故,那么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一方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这是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相反,如果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比如在红灯时强行通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等情况,行人就存在明显过错。此时若发生事故,行人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具体责任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机动车一方也存在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那么机动车一方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例如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但仍未能避免事故发生,行人可能承担主要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 要是事故发生后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不能自行协商解决,就应当及时报警。交警会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事故责任。必要时,还可能会借助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辅助判断。 总的来说,横穿马路被撞的责任划分需要综合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双方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各自过错的严重程度。大家在参与交通活动时,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