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经济秩序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破坏经济秩序罪是一个概括性的大罪名分类,下面包含九十多个具体罪名,每个罪名的量刑标准都不一样。 首先,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定罪标准是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再比如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还有破坏生产经营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对于破坏经济秩序罪的量刑,要先确定具体触犯的罪名,再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来判断。不同的犯罪情节、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量刑。相关概念:(破坏经济秩序罪: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类犯罪统称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等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且达到一定销售金额的犯罪 走私罪:违反海关监管进行物品走私的犯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出于个人目的毁坏设备等破坏生产经营的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