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不能制定法律,但可以依法做什么?
我有点不太明白,都说人民法院不能制定法律,那它在法律体系里能依法开展哪些工作呢?我想知道法院具体的职能范围,在不能制定法律的情况下,它是怎么参与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答。
展开


人民法院虽不能制定法律,但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职能。 首先,人民法院的核心职能是行使审判权。审判权通俗来讲,就是对各类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当社会上出现民事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当事人到法院起诉,法院就要根据相关的民事法律,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出公正的判决,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在刑事案件中,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应受到何种刑罚进行判定。对于行政案件,法院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其次,人民法院还有权进行司法执行工作。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一过程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 此外,人民法院还承担着司法解释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针对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对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能够使法律在实践中得到更准确、统一的适用。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法典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就为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提供了更具体的裁判依据。这也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赋予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权力。 最后,人民法院还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单位或者部门存在管理漏洞、制度缺陷等问题,会以司法建议的形式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的法治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