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从个人收入总额中扣除的一些合理费用和支出,这样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首先是基本减除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每个月有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一年就是6万元。这是对个人基本生活成本的扣除。 其次是专项扣除。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这些费用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扣除。例如,你每个月工资里扣除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就属于专项扣除项目。 然后是专项附加扣除。这是2019年新增加的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对这些项目有明确规定。比如子女教育方面,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继续教育中,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方面,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赡养老人方面,独生子女每月按标准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另外还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这些扣除项目都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按照规定进行扣除。 总之,了解这些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可以帮助你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在申报纳税时,要按照相关规定准确填写扣除信息,确保合法合规享受扣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