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申请专利的流程是怎样的?


个人申请专利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流程大致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是申请前的准备工作。申请人需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是获得专利授权的基本条件。新颖性是指该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同时,申请人还可以进行专利检索,查看是否有类似的专利已经存在,以避免重复申请。 接着是申请文件的准备。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然后是提交申请。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申请系统或者纸质申请的方式将申请文件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子申请方便快捷,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 之后进入审查阶段。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先进行初步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实质性缺陷等。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申请人也可以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公布后,在一定期限内(通常是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家知识产权局会根据申请人的请求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审查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只进行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 最后是授权与发证。如果审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发出授权通知书,申请人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登记手续,缴纳相关费用。办理完登记手续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颁发专利证书,申请人正式获得专利权。 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该法对专利的申请、审查、授权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保障了专利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