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财产受到侵害会触犯什么法律?


个人财产受到侵害,可能会触犯多部法律。 首先是《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说,如果有人因为过错侵犯了你的财产权,像不小心损坏了你的物品等,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得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赔偿物品的损失等。 其次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比如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 、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要是侵害行为情节比较轻,够不上犯罪,就可能会依据这条规定受到治安处罚。 情节严重的话还会触犯《刑法》。常见的涉及侵犯个人财产的罪名有: - 盗窃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偷拿走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比如趁人不注意偷走贵重物品。《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了相应量刑标准。 -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像编造虚假理由骗你把钱交给他。 -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把公私财物抢走。 -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侵犯个人财产权,首先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构成刑事犯罪的话,民事赔偿责任也不能免除。 相关概念: 盗窃罪:在未经允许或告知的情况下,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且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或存在多次盗窃等情况的经济犯罪行为。 抢劫罪:使用暴力手段、恐吓以及其他方式夺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诈骗罪:以不正当或者虚假的方式,欺骗受害人从而获得数额较大私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对公私财物进行毁坏,达到一定程度的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