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物没有交付,质押合同是否生效?
我之前和别人签了个质押合同,合同里约定好了质物,但对方一直没把质物交付给我。现在我有点担心,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质押合同到底有没有生效,也不知道后续该怎么处理,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质物没有交付时质押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质押合同的基本概念。质押合同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双方基于主债务合同就质物担保事项达成的书面担保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把自己的东西交给另一方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双方为此签订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九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这里要明确区分质押合同的生效和质权的设立。质押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诺成合同就是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就成立并生效。也就是说,当出质人和质权人就质押事宜达成一致,签订了质押合同,在没有其他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下,质押合同自成立时就生效了。 而质权的设立则需要以质物的交付为要件。质权是一种担保物权,是质权人对质物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如果质物没有交付,那么质权就不能设立。这意味着质权人不能凭借没有交付的质物来优先受偿。 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质押合同,约定甲将自己的一批货物质押给乙,以担保甲对乙的债务。合同签订后,甲并没有将货物交付给乙。在这种情况下,质押合同是生效的,甲乙双方都受到合同的约束,甲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质物,乙也有权要求甲交付。但是,由于质物没有交付,乙的质权并没有设立。如果甲到期不履行债务,乙不能直接就这批货物优先受偿。 所以,质物没有交付并不影响质押合同的生效,但会影响质权的设立。在实际生活中,签订质押合同后,质权人要及时要求出质人交付质物,以保障自己质权的实现。而出质人也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付质物的义务,否则可能会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