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害案件立案前调解是怎样的?
我和人起了冲突,可能把对方打成轻伤了。听说这类轻伤害案件在立案前能调解,我就想了解下立案前调解具体是咋回事,有啥流程和规定,调解成功和不成功分别会怎样,对我后续会有啥影响?
展开


轻伤害案件立案前调解是指在公安机关对轻伤害案件决定立案之前,通过调解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处理机制。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样做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也能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比如,两个人因为一些琐事发生冲突,一方受了轻伤,如果能在立案前通过调解解决,就不用再经历漫长的诉讼程序。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赔礼道歉等事项进行协商。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这些费用的计算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确定的。例如,医疗费以医院的收费凭证为准,误工费按照伤者的实际收入和误工时间来计算。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当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对于轻伤害案件,在立案前,公安机关也会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那么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予立案。这样,对于加害方来说,就避免了刑事处罚;对于受害方来说,也能及时获得赔偿。但如果调解不成功,公安机关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立案侦查,案件将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