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预售的商品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购买预售的商品房时,有许多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了解和关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审查开发商的资质和相关证件。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也就是常说的“五证”。这是商品房预售的法定条件,缺一不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只有“五证”齐全,才能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日后出现烂尾等风险。
其次,在签订购房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依据,要明确合同中关于房屋的基本信息、价格、付款方式、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一些模糊不清或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例如,合同中关于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
再者,要关注房屋的质量和配套设施。虽然预售的商品房还未建成,但可以通过了解开发商的口碑、以往项目的质量情况等方式,对房屋质量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同时,要明确小区的配套设施,如停车位、绿化、学校、医院等是否在规划范围内,以及何时能够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购房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关于购房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也需要谨慎。一般来说,购房款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或按揭贷款等方式。在选择支付方式时,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支付购房款,避免因逾期付款而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要及时办理预告登记。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办理预告登记可以有效防止开发商将房屋再次出售或抵押给他人,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购买预售的商品房需要购房者保持谨慎和理性,仔细审查相关信息,认真签订合同,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