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对举证责任这方面不太懂。我想知道在我国民事诉讼里,举证责任分担遵循什么原则呢?这个原则对案件结果影响挺大的,我很想搞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证据。
展开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明确了在诉讼过程中哪一方当事人需要承担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原则。 首先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这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比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原告主张被告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那么原告就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合同的存在、被告未履行义务的事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法律依据。 其次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会规定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一些原告举证困难或者被告更有能力举证的案件。例如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件中,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此外,还有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法院在确定举证责任分担时,会综合考虑公平和诚实信用因素。当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分配举证责任可能导致明显不公平的结果时,法院会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这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诚实、善意地进行举证和陈述,不得隐瞒或者伪造证据。 总之,了解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对于当事人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按照相应的原则积极收集和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