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原则?

我家有个小孩,我想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则,这样在教育和保护孩子过程中能更清楚该遵循什么,也想知道这些原则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具体保障,不知道有哪些相关原则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予其特殊和优先保护等方面。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重要原则。这里的合法权益涵盖了未成年人在人身、财产和其他各个方面应该享有的权利。比如,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有权接受国家提供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和家长不能随意剥夺其受教育的机会。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特殊、优先保护原则也至关重要。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法律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和优先的保护。例如,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地震、火灾等,要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殊关注和优先保障。 此外,还有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未成年人也不例外。他们的自尊心、名誉权等都应该得到尊重。学校和家长不能随意辱骂、体罚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以及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程度不同,在教育、保护等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应该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最后是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既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保障学生的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贯穿了这一原则,促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