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始凭证存在哪些问题?


会计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它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会计原始凭证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凭证要素不完整。原始凭证需要具备名称、日期、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基本要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原始凭证会缺少部分要素。例如,发票上没有填写日期,或者没有加盖开票单位的公章;收据上没有注明收款事由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完整,对于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要求经办人员补齐。 其次是凭证内容不真实。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虚构经济业务,开具虚假的原始凭证。比如,通过虚开发票来套取现金,或者编造费用报销凭证来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一旦被发现存在此类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再者是凭证填写不规范。包括数字书写错误、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字迹模糊等。例如,在填写金额时,数字书写潦草,难以辨认;大小写金额的表述存在差异,容易引发财务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原始凭证的数字和文字填写应当清晰、规范,对于填写错误的原始凭证,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还有凭证审批手续不完善。原始凭证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才能生效,以确保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比如没有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就进行报销。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如果进行账务处理,可能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单位内部应该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流程和责任。 最后是凭证粘贴不整齐。虽然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会影响会计档案的管理和查阅。原始凭证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粘贴,确保整齐、牢固。如果粘贴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凭证丢失或损坏,给后续的财务工作带来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