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理最低价评标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参与了一些招投标项目,采用的是合理最低价评标法。但感觉在实际操作里有些状况不太对劲,可又说不清楚。想了解下这种评标法在实际操作中到底会存在哪些问题,好让我在后续项目中心里有数。
展开 view-more
  • #评标法问题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理最低价评标法是指在招投标活动中,招标人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人中,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它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投标报价的合理性难以判断。虽然是合理最低价评标法,但要判断报价是否合理并非易事。一些投标企业可能为了中标,故意压低报价,低于成本价投标。而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很难准确判断该报价是否低于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成本的界定较为模糊,不同企业的成本结构不同,原材料采购价格、管理成本等都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判断报价是否低于成本变得复杂。 其次是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由于投标企业以低价中标,为了保证利润,可能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等。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可能会降低建筑材料的标准,减少必要的施工工序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但低价中标后,企业可能为了节约成本而违反这些规定,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再者,这种评标法可能会限制创新。投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采用成熟、常规的技术和方案,而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方案优化。因为创新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增加,在追求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创新。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另外,低价中标后,可能会出现中标企业以各种理由要求变更合同价格或增加费用的情况。比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以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变更等为由,要求招标人提高合同价格。这不仅会打乱招标人的预算安排,还可能引发双方的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规定了合同变更的相关规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这些变更要求的合理性判断存在一定难度。 最后,合理最低价评标法可能会引发恶性竞争。企业为了中标,不断压低价格,导致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混乱。一些实力较强、注重质量和服务的企业可能因为价格较高而无法中标,而一些靠低价竞争的企业可能中标后无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