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有哪些?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借款合同订立的程序: 首先是要约阶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借款合同中,通常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发出借款的请求。比如,小李想向银行借款10万元用于创业,他向银行提出借款申请,说明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具体内容,这就是一个要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确定,并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也就是说,小李提出的借款申请内容要明确具体,一旦银行承诺,小李就要受这个申请内容的约束。 接着是承诺阶段。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当贷款人收到借款人的借款要约后,如果对要约内容表示同意,就会作出承诺。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银行经过审核小李的借款申请,认为他符合借款条件,同意向他提供10万元借款,这就是银行作出的承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银行可能会以书面通知、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小李其借款申请已通过审核,作出了承诺。 在承诺生效时,借款合同成立。不过,对于一些特殊的借款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例如,虽然小李和银行没有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但银行已经将10万元借款发放到小李的账户,小李也接受了这笔借款,那么借款合同同样成立。 如果借款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比如一些大额的企业借款合同,可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此外,在借款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还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借款人要如实提供自己的财务状况、借款用途等信息,贷款人要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双方在合同中还可以约定违约责任等条款,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总之,了解借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借款过程中出现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