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检察院怎样提出抗诉来纠正生效判决的错误?

我遇到个法律案子,判决结果出来后感觉有些地方不合理,听说检察院能抗诉纠正生效判决错误。我就想弄明白,检察院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走哪些流程来提出抗诉纠错的,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提出抗诉呢?
展开 view-more
  • #检察院抗诉
  • #生效判决
  • #抗诉条件
  • #抗诉程序
  • #法律监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检察院要提出抗诉来纠正生效判决的错误,需遵循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首先,关于抗诉条件。《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特定情形,或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刑事诉讼法》也明确,当存在如证据不充分、适用法律错误、严重违反程序等情况时,检察院可抗诉。比如在刑事案件中,若检察院认为法院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像定罪的关键证据存在矛盾,就可能符合抗诉条件;又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出现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情形,以及严重违反正当程序,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等,都可成为抗诉的事由。 其次,是抗诉程序。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立案审查阶段:检察院主要通过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申诉、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其他机关转办、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检察院自行发现等途径,来发现人民法院裁判的错误,以此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决定提出抗诉阶段:经过审查,检察院要依法作出抗诉、不抗诉、向法院或者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决定。对于下级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的,由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已生效判决、裁定,符合条件的,要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 制作抗诉书阶段:决定抗诉后,检察院需制作抗诉书。抗诉书要载明抗诉检察院、原审法院及案号、案件来源和审查过程、法院审理情况、检察院审查结论、抗诉法律依据和要求、致送法院名称等事项,由检察长签发并加盖检察院印章,副本要送达当事人并报送上一级检察院 。 派员出席法庭阶段: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法院再审时会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检察人员要宣读抗诉书、发表出庭意见、对庭审违法活动提出建议。 总之,检察院通过严谨的条件审查和规范的程序,来提出抗诉以纠正生效判决的错误,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相关概念: 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引起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法律依据。 立案审查:检察院通过多种途径发现法院裁判错误,以此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过程。 检察委员会:检察院内部对重大事项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的组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