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纠纷该如何进行归责?


在产品责任纠纷中,归责是确定责任承担主体的关键环节。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产品责任纠纷的归责问题。首先,要理解产品责任的概念。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有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危险的,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产品存在问题并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相关责任方就需要负责。关于归责原则,我国法律主要采用了两种。一是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生产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说,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并导致了损害,无论生产者是否有过错,都要承担责任。比如,一家生产汽车的厂家,其生产的汽车因设计缺陷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了交通事故,那么即使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也仍然要对受害者负责。二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适用于销售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在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时,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在一个小型商店购买到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消费者可以先向商店要求赔偿。如果商店无法提供食品的生产者和供货者信息,那么商店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是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这也体现了法律对于产品责任链条中各个环节责任的明确划分。总之,在产品责任纠纷中,消费者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遇到产品责任问题时,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损害后果的证明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