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索赔该如何进行管理?


工程索赔管理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根据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承担了非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的损失,或额外支出了合同规定之外工作费用,承包商因此向业主提出补偿,要求补偿自己在经济或时间上的损失。进行工程索赔管理,首先要了解索赔的分类。按索赔目的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工期索赔是承包商要求业主延长施工时间,使原规定的工程竣工日期顺延,从而避免了违约罚金的发生;费用索赔就是承包商要求业主补偿费用损失,进而调整合同价款。 从索赔的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是工程索赔中最重要的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发包人和承包人会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受损方就有权依据合同进行索赔。例如,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等,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 在索赔管理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索赔证据是当事人用来支持其索赔成立或和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证据要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及时性等特点。常见的索赔证据包括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来往信件、会议纪要、工程进度表、工程照片、录像、各种采购票据等。比如,因恶劣天气导致工程停工,施工方拍摄的现场照片和视频,以及气象部门的天气报告,都可以作为工期索赔的证据。 索赔的程序也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28天),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在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28天),向工程师提交正式的索赔报告。工程师在收到索赔报告后,会进行审核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给予索赔以及索赔的金额和工期。如果双方对索赔结果有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总之,工程索赔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承包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及时、准确地收集证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索赔,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业主方也需要做好索赔管理工作,对承包商的索赔要求进行合理审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