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我身边有位孤寡老人,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对于孤寡老人的赡养是怎么规定的,老人能得到哪些保障,又由谁来承担赡养责任呢?
展开


在法律领域,孤寡老人通常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且年纪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关于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我国有多部法律进行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提到,如果孤寡老人有法定继承人,并且法定继承人有能力赡养老人,那么法定继承人就负有赡养义务。法定继承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亲属关系而产生的继承方式。比如,老人的兄弟姐妹在一定情况下,就可能成为法定的赡养人。若兄弟姐妹继承了老人的财产,那么他们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赡养义务。 要是孤寡老人没有法定继承人,国家和社会会提供相应的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会依照有关规定,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对于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政府设立的社会福利院等机构,会为孤寡老人提供集中供养的场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另外,孤寡老人也可以和他人或者有关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是受到保护的,它既保障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让扶养人在履行义务后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例如,老人和邻居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邻居负责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在老人去世后,邻居就可以按照协议继承老人的部分财产。 总之,我国法律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无论是法定赡养、政府救助还是遗赠扶养协议,都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