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买卖宅基地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我家有块宅基地,有人想买去建房子,我有点心动。但听说违法买卖宅基地会受处罚,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想知道违法买卖宅基地到底有啥处罚依据,心里好有个底,看看能不能卖。
展开


在我国,宅基地的买卖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违法买卖宅基地会面临相应的处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处罚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宅基地的性质。宅基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这就意味着,宅基地不能随意买卖,只能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如果出现违法买卖宅基地的情况,会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也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总之,违法买卖宅基地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涉及宅基地买卖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