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私分国有资产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公司最近在财务审计时发现部分领导存在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我想知道如果确定他们犯了私分国有资产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心里很忐忑,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私分国有资产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特定的单位违反规定,把国家的资产以单位的名义分给了个人,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在司法实践中是有一定标准的。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数额较大”。不过对于“数额巨大”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全国性标准,各地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不同的数额标准。 在具体的司法审判中,对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处罚,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私分国有资产的数额大小、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以及是否积极退赃等。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并且主动退还私分的国有资产,那么在量刑时是有可能从轻处罚的。反之,如果犯罪情节恶劣,比如多次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的国有资产用于非法活动等,那么处罚可能会相对较重。 如果单位存在私分国有资产的嫌疑,相关的人员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挽回损失,也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